目前分類:全口植牙 (11)
- Jul 04 Sun 2021 01:07
冷氣怎麼吹都不涼?別急著送廠維修 先檢查這件事
- Jul 02 Fri 2021 03:06
「菜瓜布肺」難察覺 死亡率比癌症高
- Jun 30 Wed 2021 00:19
這樣吃可以提高鐵質吸收率
- Jun 28 Mon 2021 01:29
北市府提供65歲以上免費打疫苗,共同來預防肺炎
65歲以上為肺炎高危險群,台北市衛生局表示,肺炎為台北市十大死因第3位,有超過9成是65歲以上長者,因此該市去(2017)年編列預算,提供設籍台北市65歲以上民眾免費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,提供長者完善保護,即日起該局針對符合年齡資格者陸續寄送明信片通知。
台北市衛生局疾病管制科科長歐佳齡表示,接種疫苗是預防疾病最好的方法,但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目前僅補助75歲以上長者免費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,其實65歲以上即是疾病高危險群,但 65至74歲施打此項疫苗仍屬於自費項目,台北市市長柯文哲特別重視市民的健康照護,自2017年10月起編列預算推廣65至74歲族群免費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,至今已有約3萬9,000人完成接種。
- Jun 26 Sat 2021 01:41
看電影被小孩扯髮、踢椅背! 可以靠Google小姐神救援
- Jun 24 Thu 2021 00:06
中台灣球賽湧入三百多名移工在台中歡喜聯誼
- Jun 22 Tue 2021 00:35
一直被霸凌的天生畸形被謔稱「怪胎醜女」,靠聲音重拾自信
「我絕不會再在意別人的眼光!」菲律賓一名女子Jennifer Pulga從小就患有罕見的遺傳性疾病,導致鼻子嚴重凹陷、額頭不平整,且少了一條手臂。她的童年是在霸凌中度過的,周遭的人看見她就會逃跑,甚至還戲稱她是「怪胎醜女」在心裡種下了巨大陰影。長大後,Jennifer對家鄉並無太大留戀,她毅然決然離開了傷心地,到外地獨自生活。2年前,她找到了人生全口重建中最熱愛的事:唱歌。她每全口植牙天對著鏡子勤奮練習,原本對唱歌就有天賦的她,漸漸地重拾自信。身旁的人也開始會誇讚她,這是植牙在成長過程中從來沒有體會過的事。Jennifer說,就算現在仍有些人會惡意攻擊她的長相,但自己不再是之前那個脆弱的女孩了。現在只想好好地唱歌,不會讓那些人毀了自己的自信。
植牙跟固定假牙哪種比較好?別急著下決定,先了解差異後再選擇:通常缺1顆牙就會植1個人工牙根,做1顆植牙,只需要處理單一區塊;但如果要裝戴牙橋,就必須修磨前後牙齒。首先,製作牙橋需要破壞齒質,這項工作將使前後2顆原本健康的牙齒變得虛弱。另外,如果把修磨牙齒後,假牙套上去的精密度若沒有達到一定水準,就很可能鬆開,造成蛀牙。假設某位病患做3顆假牙,若狀況不好,5、6年後不密合的假牙開始蛀牙,此時病人不會立馬發覺;10年後因為蛀到神經的劇烈疼痛而就醫,才發現是假牙的問題,只能含淚把假牙拆掉。一開始3顆加上後來重做,這筆錢加起來根本不輸植牙。看到這個例子,大家應該重新考慮植牙的可能與合適性,由於植牙不需要修磨前後牙齒,不破壞就比較不容易蛀牙,可見植牙比起假牙更有優勢。可是對恐懼感比較重的患者來說,比起植牙,做3顆假牙更安心。因此,遇到這些患者時,醫師通常不建議植牙,如果無法克服恐懼感,產生逃避心態反而更糟。讓病人做選擇時,首先考量他瞭不瞭解植牙的好處,以及跟假牙之間的差異性;第二是能否克服恐懼,如果沒有辦法,植牙就不見得是優選,此時會建議病患使用固定假牙就好,不一定要植牙。
- Jun 20 Sun 2021 01:24
超可愛必拍照!花博彩繪機艙亮相,瀰漫幸福感
台中市政府與華航集團華信航空公司繼104年12月推出花博「花現台中」彩繪機後,今(23)日再發表「花博機全口植牙艙」設計,機艙內的枕頭、紙杯、餐墊紙等都印有花博吉祥物石虎圖樣,全口重建空服員身上的圍裙也印有花卉圖案,並別上石虎別針,可愛吸睛。市長林佳龍表示,期盼透過彩繪機行銷台中將於11月3日舉辦植牙的花博,而華航更將推出台中與東京直接對飛的班機,希望吸引更多遊客來台中逛花博。
植牙前醫師會依據口腔檢查、X光檢查、骨頭條件以及手術方式來擬定完整植牙治療計劃。等待人工牙根與牙床顎骨緊密結合的時間,需視個人骨質狀況而定。正常情況下需3∼6個月(上顎4∼6個月,下顎3∼5個月),才能做第二階段的工作,並裝上固定假牙。若有做補骨(Bone Grafting)治療,則進入第二階段前的時間會延長。若需配戴臨時活動假牙,為避免與植入人工牙根發生碰撞摩擦,需在兩星期後才適合開始製作臨時活動假牙。人工植牙一般僅需局部麻醉,與一般拔牙之麻醉方式相同,不需全身麻醉。術後感覺腫脹是正常反應,只需按時回診與服藥,恢復情況會相當良好。所有醫療皆無法百分之百保證沒有風險及失敗,不過人工植牙使用於人體已超過四十年歷史,已是成熟之生化科技新寵。由專業醫師於無菌手術區進行手術,對手術環境及過程的嚴謹要求,就是手術成功的必要條件。
- Jun 18 Fri 2021 00:22
中南部空品不佳將延續至11日,深夜鋒面來北部可望改善空品
- Jun 16 Wed 2021 01:07
宇宙輻射影響?美研究發現:空服員罹癌機率較一般人高
哈佛大學針對五千多名美國空服員進行研究發現,空服員罹患某些癌症,如乳癌、黑色素瘤皮膚癌和非黑色素瘤皮膚癌高於平均一般人,超過15%表示曾確診罹患癌症。研究人員認為,這可能是晝夜節律紊亂、睡眠被剝奪,以及居家vs工作時間不規律等因素所導致。
而且,「由於這個職業族群體重超標和吸菸的比例很低,這項結果令人震驚,」研究人員莫朵柯維琪(Irina Mordukhovich)表示。在飛機上工作經常接觸已知和可能的致癌物,包括太空的宇宙輻射、晝夜節律紊亂和可能的化學汙染物。
- Jun 02 Wed 2021 00:43
有肝癌家族史 應做好定期追蹤檢查
一名慢性B型肝炎患者,十年前體檢得知有B型肝炎之後,就一直持續追蹤,大約一全口重建年半前開始服用口服B肝抗病毒藥物,但是他的父親及叔伯都是因為肝癌在六十多歲時就相繼過世,家屬擔心因為肝癌家族史,逃不過肝癌的宿命。對此,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、臺大醫學院名譽教授許金川教授,於最新專欄「 《愛肝加油站》有肝癌家族史 應做好定期追蹤檢查」答覆指出,慢性B型肝炎、C型肝炎患者以及肝硬化者,都是罹患肝癌的高風險族群,此外,如果有肝癌家族史,其他親屬發生肝癌的風險也會比沒有肝癌家族史的人來的高。不過,這並不表示肝癌會經由上一代遺傳給下一代,而是因為家族中可能很多人都有慢性B肝或C肝帶原,因而導致肝癌家族聚集發生的現象。
隨著醫學進展, B肝、C肝的治療藥物相繼被研究出來,B肝的口服抗病毒藥物目前雖然還無法根治B型肝炎,可是仍有阻斷B肝病毒繁殖複製的功效,避免肝炎反覆發作,如此便能遏止慢性肝炎進展至肝硬化,同時也降低了發生肝癌的機率。平時對於寶貝肝臟照顧有加,確實做到每三至六全口植牙個月的抽血及腹部超音波追蹤,並且也在適當的時機點用上抗病毒藥物治療,後者可以降低發生肝癌的風險,即使真有肝腫瘤冒出來,因為有持續監測追蹤,也能早期發現、及時處置,獲得較理想的治療成效,因此,跟過去父執輩的肝苦年代是完全不同的。